再说召集众人的老太太,经过这段时日的纷扰,自觉已是年过花甲,便想起了自己的身后事。不说自己的儿子,单说这个儿媳就让他不放心,她偏心大房,儿媳就偏心二房,总这么拧着也不是个事。
于是便想着趁自己还在,把些许个财产分割明白,也免得自己有个万一,为些遗产再生不快。再说剩下的两个姑娘也该相看起来了,贾敏还好说,定是十里红妆,可贾姮就不好说了。
只是在老太太将自己的目的一说,贾代善扑通一声就跪地上了,连连磕头,“母亲,您这是做什么呀,要是传出去不得让别人说做儿孙惦记老人家的财产。”
贾母自然也是跪在了一旁,她倒是不以为然,公公是猎户,婆婆也不过是个穷举人的女儿,能攒下多少财产。就算是跟着太宗打天下,那富户也不是想打劫就打劫的,能做到富户的人可不缺眼力见。
怕是早早就跟着各府官员投诚了,再说那些宁死不降的,那都是意气用事的文人。这类人却多是廉臣,太宗惜才还来不及,更不会去动人家里了。就算是抄了皇亲国戚和贪官污吏,一笔笔账目都是要登记成册的。
而且打仗最是烧钱,就是太宗登基之后都还有边疆作乱,谁敢随便乱动那些东西,那可都是军费,太宗可是最见不得中饱私囊的人了。当然,太宗默许手底下打劫的不算,毕竟起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好日子。
但是像各地的世族勋贵,太宗为了稳定朝纲,除了穷凶极恶之人,剩下的也不会随便去动的。像他们史家,作为金陵世勋之家,除了支援些军费,也没伤筋动骨。至于一些为富不仁只要核查属实,就是降了也是要治罪的。
虽然罪不至死,但百姓觉得能出气就好。否则百姓也不会一听到太宗的名号,就悄悄开城门了,最重要的太宗会专门从中留出一部分给百姓,也是这样,前朝才会覆灭的如此之快。
所以听到老太太要分财产,贾母确实没放在心上。公公婆婆成亲的时候别说十里红妆了,也就一顶四人轿一口箱子而已。于是磕头也是挺真心实意的,她还真怕老太太分些弓箭锄头之类的,反而惹人发笑。
老太太自是不会想到贾母会鄙薄她的私产,即使知道了也不在意,反正又不是给儿媳妇的。若说真金白银,她确实没有多少,但是土地还是很多的。因为老国公是猎户的缘故,总想着置地,对钱财确实不太看重。
好在老国公也知道自己不会种地,买足了一千亩后就停手了,其他的都趁着朝纲未定,换了不少的古董字画。嗯,说起来,老太太还是挺高兴的,那些都是为她寻摸来的,她就是喜欢这些东西。
不过看到儿子和儿媳的表态,老太太心里还是熨帖的,她还是能看出真情还是假意来的。于是开口让两人起来,“你们两个也不必劝我,不聋不哑不做家翁,日后这府里是得你们两个打理。”
“母亲何出此言,没有您掌家,儿子心里不踏实。”说起来贾代善同老国公的关心并不亲密,为国征战的两个人更像是上下级。
“你都知天命的年纪了,小儿作态也不怕媳妇笑话。”老太太笑了笑,看向贾母,“我知道你对我有不满之处,老太婆给你道个歉,儿子忽然被媳妇拐跑了,做娘的心里不得劲,想来你也是体会过的。”
“儿媳惶恐。”贾母立刻站了起来,作势下跪,让婆婆给儿媳妇道歉,她又不是活够了。
“扶着你媳妇。”老太太急忙示意贾代善,看夫妻俩又重新坐好,这才开口,“这是老太婆的心里话,你也别瞎猜了,我就是想着家和万事兴,小辈有小辈的生活,咱们做长辈的都不要插手了。”
贾母立刻就想到了老太太话中的意思,心里顿时不自在起来,不过是送了一个伺候的丫鬟而已,用得着大费周折的用分产来敲打吗?再说也是自己大儿子意志不坚,要是真不想要,她还能强塞不成。
“儿媳也是看着老大身边没了伺候的人,关心则乱。”贾母说着脸上泛起愧色来,“老大家的又要照顾瑚儿和陌儿,又有个瑶儿,儿媳也是看老大家的辛苦,才想着给她找个帮手,没想到......”
钱陌进府后跟着大房是再好不过了,正好给她找了个赏人的理由,看着郑氏还得亲自来感激一次,她心里就高兴。看,世上的男人都一样,给了不都接着了吗?
她只是没想到郑氏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,还直接给开了脸做了姨娘,她以为会给个通房丫头的待遇。这么一想,又不舒服了,这是没把自己儿子放在心上吧,要不然能这么容易就接受。
想当年,她可是恨不得把钱氏乱棍打死,之后又出了赵氏这个爬床的丫头,她都没适应过来。要不是她生了贾政,赵氏就生了个丫头,她都没醒悟过来。
再然后就是陈姨娘,她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情绪了。因此送进来的夏毓秀她也没放在心上,只是没想到她没放在心上,贾代善倒放在了心上,这怎么得了。
因此在知道夏毓秀怀的双胎,她都准备好要一尸三命了,没想到夏氏自个时运不济。最后,死了儿子留个女儿,真是大不吉,能允许个庶女活着都是她善心大发了。
而老太太一听这话,心里就不舒服了,这是拿过去的话堵她呢吧!她是说过让儿媳找个帮手分担下,那可是真帮手,谁知道儿媳会直接提个姨娘出来,现在这明摆着是给大房添姨娘,这史氏就非要给大房也弄几个庶女才消气吗?
想到贾娴和贾婉和她们死去的姨娘,再想到彻底龟缩的陈姨娘,和现在等闲不出门的贾姮,老太太心里真不是个滋味。当家主母谁愿意做个贤惠人,看着丈夫宠姨娘,再生一堆庶子庶女来碍眼,末了教养不好倒成了嫡妻的过错。
所以她才没想过给儿子纳妾,可惜阴差阳错,婆媳两个因为此事别扭了几十年。如今又是一个循环,儿媳妇又开始为难下面的两个媳妇了,老太太在心里叹了口气,夫妻隔阂已有,也就不在乎有几个姨娘了。
至于边上的贾代善,他完全没感觉,几个姨娘而已,又动摇不了老大家的地位。不喜欢了冷着便是了,再说丫头出身而已,稍微有点手腕的主母都不会被辖制。
老太太看了贾代善一眼,就知道儿子在想什么,竟有种虎父犬子的感觉。老国公对她多好,怎么儿子就半点没学到,还是进营晚了,被这京里的花花世界给扰了心了。
贾代善自是能感觉到老太太的眼神,不觉说道:“母亲,不如此事作罢?”
“我说了要分私产的,怎能食言,各院我都派人了。”老太太真想翻个白眼,分产是真,但是不想日后史氏少给小辈找麻烦更是真,这儿子怎么就分不清重点呢!
贾母倒是知道老太太的用意,不过她就不想说出来,只是谦卑道:“老爷,这也是老太太对小辈的一片爱护之心,老爷何苦拂了老太太的好意。”
“做小辈的不自己上进,指望长辈又能有什么出息。”贾代善倒是没想过让两个儿子都武将的路子,毕竟是太平盛世,可走科举他又帮不上忙,所以只能看着教。
好在老太太是个识文断字的,光靠义学能学个啥,有点本事的谁愿意到武将家任职。看他家二子被教的多死板,每天那请安的言行,都让他这当爹的浑身难受。
“得啦,得啦,今个只分产,出息不出息的,老太太我还不一定能看到呢。”老太太摆手,大孙子只要乖乖的继承爵位就行了,降不降等的贾家不倒就行,她做猎户妻的时候也没想过诰命啥的。
至于二孙子,老太太不想说话。这古板的样子过个几十年,不过又是个老学究。真正的大儒她又不是没见过,也就史氏自认为勋贵,觉得会咬文嚼字就是个出息的。
“老太太必会长命百岁。”贾母顺口奉承道:“就和老爷说的一样,有老太太掌着,做小辈的才安心。”
“行啦,我知道你们都是好的。”老太太也不想着和史氏搞好关系了,大半辈子都过去了,好不好的又能怎样,于是便招呼了外面的嬷嬷,“何嬷嬷,把账簿都拿上来吧。”
“是,老太太。”何嬷嬷自从得了老太太的吩咐,就带着人将库房整理了一遍,损耗的,赏人的,走礼的,全部都重新造册,剩下的有分类造册,就等着老太太传唤。
而贾代善和贾母听到何嬷嬷都愣了一下,这个何嬷嬷应该是在京郊养老,什么时候进府的,他们竟全然不知。直到此时,贾代善夫妻这才确定,老太太分产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早就确定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