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虽然与姜黎交集较少,但此刻也是深感气愤,向来脾气好的他手握成拳捶了下身旁的柱子,弄得一声巨响。
“姜家来人没有?”裴珏问。
“未曾。”陈啸道。
裴珏点点头,往外边走。
乌云遮盖月色,湿气在空中弥漫,风雨来临前夕一切都好像都在昭示着这场风波。
周柒和周槐相对而坐,相顾无言。
“少夫人您慢一点!”
话音刚落,一道身影从黑色深处跑来,穿过漆红的门,跨过吹来的风,绿白衣裙在灯火中摇曳。
周柒起身拉住她,“晴昀阿嫂。”
那道绿色的身影止住了,跟在身后的丫鬟跑上来扶住晴昀,“小姐您慢点。”
这丫鬟周柒认得,是从小就服侍晴昀的,和晴昀感情深厚。
晴昀并不答话,方才在家中她忍得,在路上她忍得,但现在她是一刻也不想忍了,泪从眼里流出来,这处院子她很陌生,但她知道这里有一个人在等着。
“他在哪儿?”
周柒沉默了一瞬,周凌先忍不住了,带着哭腔,“在后院。”
晴昀点点头,裴珏从转角出来,见到晴昀顿了一下,随后走过来,“姜少夫人。”
徐及沅叹了口气,转过头去不忍再看。
“阿黎他……在后院?”晴昀本是清流世家女子,最是讲究礼仪,此时对着裴珏却顾不得行礼,她的声音依旧是温柔的,但裴珏移开了眼睛,他不忍看。
“是。”战场上死亡时刻都在发生,按理说裴珏应该早就习惯并不在为此有很大触动,但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漠视生命的逝去,所以当得知姜黎出事的那一刻他是悲痛的,正如此刻看着晴昀通红的眼眶。
晴昀深吸一口气,她走到周凌面前,温柔地问:“那人如何碰上姜黎的?”
“那人是我与姜狄的一位朋友,曾见过姜狄的玉佩,认出了姜大哥身上的香囊样式。”周柒道。
晴昀点点头,那玉佩和香囊的样式都是姜家的标识,甚至那香囊还是她亲手绣出来为姜黎戴上的。
庭院深深,灯火仿佛照亮不了黑暗,门开着,有几盏灯,和寻常屋子一样,像极了专门为人留的灯,踏进门去的那一刻晴昀的脚步有些颤,顾年卿见她来了起身走出,“节哀。”
一声叹息和门一起落下,晴昀的力气仿佛突然被抽离,那些不断翻涌又压抑的泪好像从全身密密麻麻冒出来,扎得人疼。
屋子里面很静,周柒几人站在院中听不见什么,直到天色微亮,门被打开,晴昀走出来。
“祖父年迈,还要上朝,让我代传烦请二皇子在这山上找个地方将阿黎火化了。”晴昀说话时很平静,但在场每一个人都借着微亮的光清清楚楚看见了她肿的眼和乱的发。
虽是这样说,但大家都明白,更重要的是姜海阔身处高位,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,牵一发而动全身,若是他不同寻常,会有千千万万个人去寻由头。
“姜狄他为何不来?”周凌问。
“小狄他被祖父留住了。”
“为何?”周凌不明白,为何姜黎死了,姜家却好像不让闹大反而隐瞒,好像不准备追究,甚至连晴昀也是偷偷出城。
晴昀惨淡一笑,脸色苍白得吓人,“阿凌不明白是好事,小狄本也不明白的,现如今怕是不成了。”随后对着裴珏和周柒道:“烦请你们带我见一见救了阿黎的人,总之都要说一声感谢。”
铃楠已经几天几夜没睡了,但她此刻也睡不着,撑着头坐在窗前,她听不到旁边院子里的说话声,但她依旧感觉有许多声音从心里钻进耳朵,吵得人睡不着。
“若是我能早点该有多好。”铃楠懊恼,那日看到姜黎本是巧合,她恰好进城,身旁出城的马车被掀起一角,她看到了那只香囊,当时并没有多想,但后来总感觉不对劲,第二日她便叫寨子里的叔伯去寻那马车,救下了人,但姜黎却也时日无多。
门被敲响,一道温柔的声音传进来,“铃楠?我可以进来吗?”
铃楠抬头看,走过去拉开了门。
门外的人穿着绿白衣裙,温柔恬静,面容姣好,但眼睛红肿,只一眼,铃楠就知道了她是谁。
“辛苦了。”尽管眼睛还是红肿的,但晴昀一笑,那股自内的温柔依旧向外散发,带着无声的安抚与感谢。
铃楠眼眶一红,这些天她都没好好睡过,救下姜黎时已经没什么办法了,她只能和她的几个叔伯带着姜黎从肴城不断往京城赶,直到那日看到姜狄,她才感觉终于松掉了心里那口气,但姜黎的那股气也耗尽了,只叫了声姜狄的名字便闭上了眼。
“若是我能早点看到姜大哥就好了。”
晴昀拉过她的手,这个才十六岁的女孩子还带着稚气,懊恼低下了头,眼泪在打转,但一直憋着。
“他最后一眼看到了他想见的人这便很好了,若是没有你们,他恐怕会在哪个荒郊野岭待着,我们也找不到他。”晴昀用力憋着自己的眼泪,脖颈青筋微微浮现。
“我要谢谢你,姜家也要谢谢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