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云听到这话儿没好气道:“咱们家讲究的是风雅,若是你用这个,老爷非骂你俗气不可。”
周柒摇摇头,心道迂腐,虽然她也爱风雅,但这烫金的字如此华丽别有一番滋味,哪里就俗气了!
周槐进来时便听到周柒长吁短叹,心中好奇,“姐姐,你这是?”
他还以为周柒有重重心事,哪里能晓得周柒是为他们周家的审美而痛心。
“阿槐,你可有什么发现?”周柒不打算对这个事情多做辩驳,反正等她当上了家主,周家的东西都要经她的手,到时她想用什么用什么。
说起这个,周槐便忧心忡忡,他露出一抹苦笑,“那名被抓住的刺客,是兮琴。”
“兮琴?”周柒皱了皱眉,“你可是说真的?”
周槐点点头,“今日顾大人抽了他辫子,将他的衣裳划烂了,我瞧见了他胸口的那道胎记。”
“那年我溺水时,是他救的我,我不可能认错。”
那是周槐十岁时的事情,因为先生曾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他当时还小行不了万里路,便先去近的地方,在后山逛了个遍。
但他还未来得及行完这几里路,脚底一滑,栽进了小溪中。
十二岁之前的周槐是很细小的,他是在十二岁之后才开始拔高,当时的那条小溪水流湍急,他一度以为自己要被淹死。
后来他是被人提着后衣领拎上来的。
“如果是兮琴,那他当初是怎么逃过那场灭门的。”周柒颇为头疼,兮琴与他们,可是有着很大联系的啊,而现在,他成了刺杀太子的刺客。
周槐摇摇头,他也不知道。
兮琴姓元,出身禹城的一个小家族,当年元家因为得罪了京城的某个高官被诬陷贩卖私盐而惨遭灭门。
周槐在那一瞬间忽然感觉很冷,在他看到刺客胎记的那一刻,一些东西便在他的心里开始崩塌,那时候他甚至有些控制不住自己,说不清楚到底是害怕还是愤怒。
元兮琴出身禹城,临安王的封地在禹城;元兮琴曾在祁玉山上求学,临安王曾任祁玉山上的先生。
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,这些事情与临安王有关系,甚至再猜大胆一点,或许与祁玉山有关系,与周家有关系。
“对了,宋家送来了请帖,过几日便是宋夫人寿宴,邀我们去。”
周槐眉心一动,礼部,礼部,临安王筹备秋猎是他自己求来的,若是没有临安王那便是礼部的差事,但纵然这样,礼部在这次的秋猎中也是辅助临安王的,若是临安王或者旁人真动什么手脚,那礼部尚书不可能不察觉到。
周柒也想到了这点,“宋裕之发现禁军里有刺客有两种可能,一是他们与那群刺客是一伙的,二便是礼部在筹备秋猎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对劲,但不能确定,直到秋猎当天宋裕之才发现了端倪。”
她倒希望是第二种,礼部尚书与许黎青是好友,许黎青与周家密不可分,若是宋家出了事,许黎青多少也会被连累,许黎青受牵连了,那周家也会有损伤。
周柒叹了一口气,“原本以为与我们家没关系,可细细想来,每件事又似乎都与我们家有些关系。”
周槐也叹气,最要命的是,周云明什么也不说,让人看不出意图。
宋家夫人生辰宴这天杨荇也去了,那帖子上特地写明要带她的,杨荇虽已下定决心要与许黎青毫无瓜葛,但有些人她也还是念着他们的好,她不至于因为一个人而伤了所有人的心。
宋柏桥长得很和善,他在礼部做事多年,规矩早已烂熟于心,宋府这排场极大,甚至隐隐有点皇家的做派,但他亲自站在宋府外迎客又显出一丝谦卑。
“这便是阿柒吧?昔日我与你父亲也曾论古谈今,只不过他后来回了霖城我们便很少再见了。”
宋柏桥看着周柒,眼里全是长辈对后辈的欣赏。
周柒对他行了礼,落落大方回答道:“父亲也时常念起京城旧友,但家中事物繁多实在抽不开身。”
周柒其实知道,这只是其一,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周月笙不愿意离开周柒母亲在的地方,他要守着周柒母亲,这是他对她的承诺。
宋柏桥乐呵呵的,他与宋裕之一点儿也不像,他长相儒雅,和善得有些过头了。但宋裕之不一样,宋裕之长得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声美,一看便是富贵乡里堆出来的金枝玉叶的小公子。
“宋叔叔。”杨荇和宋柏桥打了个招呼,她其实还是有些忐忑,这是她回京以来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场合,往常她都会躲避,但今日因着往日的情义她也是要来的。
宋柏桥看向杨荇的目光中多了份慈爱,他欣慰地点点头,意味深长道:“阿荇也来了,这宋府有许多人都想见你呢,快进去吧。”
杨荇心知他说的是谁,偏头不说话。
宋柏桥无奈地叹了一口气。